四年前,李尚瓷還是潮州市關工委“農村青年創業培訓班”的首期學員,近3年來,他卻先后多次被應邀在“培訓班”上,給學員們介紹了他那富有傳奇色彩的創業經歷。這是怎么回事呢?
在困境中找到創業希望之路
今年35歲的李尚瓷,是梅縣重點老區——土風鎮松林村的一個普通農村青年。因家里窮,初中畢業后,李尚瓷便輟學開始打工,維持生計。20歲那年,他開始設想如何改變家庭的困境。后來,通過親友介紹,他到某建筑工地做幫工,因聰明能干,他從幫工到包工,進城承包了幾處中小型建筑工程,從中獲得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就在他準備拆舊屋建新房時,一場車禍把他的腳撞斷了,治療用光了他全部的血汗錢。新屋建不成,老屋又拆了,一家老小只好借屋居住。
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李尚瓷想:今后該怎么辦呢?這時,有一位親戚說:尚瓷,我們家鄉的土特產——“土風倒甕咸菜”,縣里人州里人都知曉,港澳僑胞回鄉探親觀光,什么都可不帶,就要帶幾扎“土風咸菜”回去給鄉親送禮。你能不能在這方面動點腦筋?一時間,李尚瓷茅塞頓開。于是,李尚瓷專門請教了潮州農校、華南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向專家們學習了咸菜深加工相關知識,滿懷信心地開始踐行他的創業夢想。
自創“綠榕咸菜”新品牌投放市場
2002 年4月,李尚瓷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向信用社貸了一筆款,購進了包裝封口機等設備,掛牌成立“土風綠榕食品廠”,打出“綠榕咸菜”新品牌,招來了幾位工人,開始進行試產。由于缺乏實踐經驗,結果第一批加工的咸菜“露風”,幾千斤咸菜只能送給農民作肥料。面對試產失敗,李尚瓷沒有氣餒,他一方面認真尋找失敗原因,一方面再次登門請教相關專家。草根創業網
在搞清楚試產失敗原因后,李尚瓷信心倍增,隨即再向信用社貸了一筆款,前往廣州選購了一臺質量上乘的大型包裝機,加強和改進腌制工藝,經過多次實踐——總結——再實踐,終于成功了。這種新品牌、新工藝、新包裝的土風“綠榕咸菜”一經推向市場,不僅深受本縣、潮州等地顧客的歡迎,廣州、深圳以及海外回來的同胞也都搶著購買,甚至造成市場一度供不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