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高盛公司發表了一份題為“與BRICs一起夢想”的全球經濟報告。“BRICs”是由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四國的英文名稱首字母縮寫而成,由于“BRICs”發音與磚塊(bricks)相似,因此這四個國家被稱為“金磚四國”。高盛預期到 2050年時,上述四國將與美國和日本一道成為全球前六大經濟體。而墨西哥近年經濟發展速度也較為迅速,不妨將它們一起稱之為“金磚五國”。這些國家有著怎樣的創業機遇?它們在文化上又有何差異?如何才能找到打開財富之門的鑰匙?
巴西:未開墾的機遇沃土
理解文化差異,并尋找一位當地的專家,可以幫助你打開在巴西的商業之門。
2000年時,同為33歲的賴安·布萊克(Ryan Black)和愛德·尼古拉斯(Ed Nichols)去巴西做了一次沖浪之旅,在那里他們發現了一種名為阿薩伊(aaí)的水果,并決心把這種美味營養的紫色果實帶回美國,做成小吃、飲料、補品及更多其他的食品。他們與賴安的哥哥、34歲的杰里米(Jeremy)一起創立了桑巴人公司(Sambazon),他們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必須能在巴西建有基地,因為這種“超級水果”在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無法生長。所以,除了在加利福尼亞州圣克萊門特的公司總部,他們也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巴西阿帕馬州建立了一個加工廠,那里只有乘船或飛機才能到達。
在某種程度上,桑巴人公司的發展過程中對巴西的依賴性很大,其富于異國風味、銷路良好的產品顯示出,巴西這個遼闊的國家能為北美地區的公司提供很多尚未被開發的商業機會。巴西遠離美國,也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它的面積差不多和美國一般大小,經濟總量達到了1.8萬億美元。巴西有1.9億人口,在南美大陸,除了其中兩個國家外,它與其他所有國家都接壤。
巴西國旗上寫著一句格言“秩序和進步”(Ordem e Progresso),但是許多年來,并沒有足夠的“秩序和進步”使巴西成為合適的貿易伙伴。然而,去年巴西獲得了超過37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是2006年的兩倍。這種增長的跡象也引來了外國人對巴西的青睞,但是在世界銀行對全球不同國家商業環境適宜度的調查中,巴西僅排在第122位,墨西哥表現好一點,排在第78位。
HRM國際公司(HRM International Inc.)是一家專門幫助美國公司在巴西拓展業務的管理咨詢企業,該公司的擁有者保羅羅查(Paulo Rocha)強調,美國的企業家需要在巴西找到一個“入港引航員”,即聘請一位巴西人,以幫助公司在美洲這個惟一只講葡萄牙語的國家成功開展業務。桑巴人公司在2002年找到了他們的“入港領航員”——一位從美國移居巴西、已在那里生活近10年的人,此人還是關于阿薩伊水果的專家,并且已嫁入了巴西一個聲名顯赫的家庭。《國際談判新規則》(New Rules of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一書的作者凱瑟琳·李(Catherine Lee)指出,一個人的大家族人際網絡,可以在巴西發揮重要的作用,所以與合伙人的兄弟姊妹們做生意不足為奇。而且,公司中的裙帶關系也司空見慣。
在潮濕的亞馬遜地區,賴安選擇了穿短褲和拖鞋,他說,這種懶散的裝扮有時看起來有點臟,但有些巴西人的感覺。至于參加商業會議時,李建議應該穿著保守的套裝,不要穿牛仔服裝,上午10點到達約定地點,然后就準備出去享受美味的午餐了。當你要去了解合作伙伴時,可以適當做一些身體接觸(如拍拍對方的肩膀或背部),表現出你想親近對方的意愿,如果遠離可能會被對方視為侮辱。
盡管存在文化差異,桑巴人公司還是在巴西取得了成功。“與巴西人一起工作、生活在巴西,都是很棒的經歷。”賴安說,公司銷售額在去年近2,000萬美元。“巴西的法律和規則對于外國直接投資相當有利。”
俄羅斯:需要耐心和獨特的產品
穩步增長的經濟和崛起的中產階級,使俄羅斯市場很具吸引力。
談到俄羅斯的商業,人們總會在腦海中想起生產很有威脅的米格飛機的工廠和人們排長隊伍購買甜菜的畫面。倒不是這些因素影響到美國公司去俄羅斯賺錢,而是因為冷戰阻擋了他們的腳步。盡管這樣,39歲的格倫·康格謝爾(Glenn Coggeshell)現在談到他的黑點咖啡公司(Black Dot Coffee)的前景時,總是很興奮,他的精品咖啡公司位于華盛頓卡曼諾島(Camano),年銷售額達到300萬美元。像許多創業者一樣,康格謝爾通過互聯網出售產品。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咖啡也在俄羅斯的許多娛樂場所以及莫斯科的國際機場有售。
像康格謝爾這樣與俄羅斯人做生意的美國人并不是少數,而俄羅斯的人口接近美國的一半。當“鐵幕”(Iron Curtain)在1990年代初降下、冷戰結束時,很多公司開始陶醉于跟世界上另一個超級大國進行貿易的前景,但是當時的俄羅斯有點像美國西部大開發時的狀況,這讓很多公司感到沮喪。“1990年代,俄羅斯的法制不健全,經濟體系也有欠缺,政策環境就更無從談起。”《與俄羅斯人做生意》(Doing Business With Russia)一書的作者馬賴特·特蒂羅夫(Marat Terterov)說。但是這種情況已經轉變,過去10年里,俄羅斯經濟增長每年達到7 %左右,近6年來個人收入年增長幅度也高達12 %以上。
“俄羅斯的中產階級正在增長。”康格謝爾說 ,他的妻子斯維特拉娜(Svetlana)是俄羅斯人,今年32歲,擔任公司的總裁。有一位俄羅斯的配偶在一定程度上為格倫打開俄羅斯市場提供了幫助——例如他的妻子能翻譯文件,而且和她的一些俄羅斯家人也在為公司工作。但他強調說,即使沒有與一個熟悉該國的人結婚這樣的優勢,他還是會把生意做到俄羅斯去。“我并不是因為妻子是俄羅斯人,才在那里開展業務。”他說。事實上,他第一次注意到這個國家的巨大市場潛力時,還是因為之前在音樂行業時,出差到過俄羅斯。
特蒂羅夫說,“俄羅斯整體的商業環境并不是對 中小企業(行情 股吧)很有利。你必須有一些真的能引起別人興趣的東西。”格倫表示,黑點咖啡提供高端產品,其“第一美國”牌烘焙咖啡已經進口到俄羅斯,并站穩了腳跟,之前俄羅斯市場充斥著速溶咖啡。不過,俄羅斯當局稱,他必須獲得美國政府機構頒發的確保產品安全的衛生證明書,才能將咖啡豆引入俄羅斯,但是美國食品監管機構則告訴他,這其實是不必要的。
要跟俄羅斯人做生意,就要有“等待”的心理準備。特蒂羅夫說,俄羅斯人通常都沒有什么時間觀念。他們還有“除非能證明清白,否則你就是罪犯”的觀念,所以他們也不會自動就信任你。打破俄羅斯人的不信任堅冰的機會常常在晚間的社交活動中,如健康的(或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不健康的)聚會豪飲。“你有時不得不喝一點伏特加,并且參加一些晚宴,才能真正了解與你正在談論業務的俄羅斯人。”格倫說。如果你要去充滿動蕩的俄羅斯去闖蕩,如何著裝、開什么車、在什么地方吃飯、住在何處等這些都是向對方顯示成功的一些方式。“在美國我不會穿太正式的套裝。”他說,“但如果我去俄羅斯時,就一定會穿。”
|